作为中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,郁达夫十七岁就到了日本求学,目睹和感受了日本人对华人的歧视,由此竟激起奋发求学的志向。他和港田是好友,并且同时爱上了少女隆儿。一边是友情,一边是爱情,郁达夫最后选择了友情,让隆儿随港田而去……后来日本人因为郁达夫的经历和知道得太多,而将他残酷杀害。这是周润发主演的第一部历史人物题材影片,虽略有生涩,但反应良好,他深情演绎了这位著名作家的一段感情历程。导演方令正似乎非常迷恋这种跨越中日两国的爱情题材,日后他拍摄的《南京的基督》(梁家辉主演),就是根据芥川龙之介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,讲述这位日本名作家来华时与一位中国少女的爱情故事......导演方令正在此探讨了二个主题,一个是少年郁达夫对性的迷惑和对爱的追求,另一个为中日民族问题的爱与恨,前者表现得浪漫含蓄,深得东洋文艺电影的神髓,部分片段有欧洲的爱情片的清新飘逸的感觉。而后者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热情,令观众为之动容。本片大部分在日本实地取景,摄影师陈沛佳表现杰出,无论画面构图,色彩配置和镜头运动都有很高水准。映象效果直逼日本文艺片。编导在此片表现不俗,能从形式上的卖弄深入到与内容的协调,是一部不错的电影。
东北澡堂老板崔大炮,相亲途中意外捡了个儿子回家,不仅脱单无望,还要替别人养儿子。好兄弟二龙和涛子仗义相助,热心帮大炮一起带娃,三个“糙汉子”稀里糊涂变成了单身奶爸,跟古灵精怪的熊孩子马豆豆斗智斗勇,一边养娃一边搞事业。在现实的重重矛盾下,三兄弟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,心怀愧疚的豆豆决定悄悄离开,独自去寻找亲生父亲马大志........
这是关于加拿大最著名的连环杀手罗伯特·皮克顿的故事。
本片以充满温情、浪漫和朴素细腻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王洋、朱弘韬、陈屿和刘雨寝室四人的大学生活。通过王洋寝室四人和刘琴寝室四人之间的谈心、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,以及王洋和陈屿发生摩擦后在朱弘韬和刘雨的规劝下很快和好,诠释了友情的真谛;通过王洋内心独白和刘雨沉迷游戏毕业时如愿到游戏开发公司工作,反映当代年轻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,关注时代发展和进步。这个时代是美好的黄金时代,影片结局时陈屿是爱情学业双丰收、朱弘韬是爱情事业双丰收、刘雨如愿的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了事业,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只要努力,在这个时代,鱼与熊掌是可以兼得的。
起源于八零年代南加州荒漠中一群庞克乐迷的开创起义。被认为是许多大型音乐祭如:火人祭(Burning Man)、Lollapalooza音乐节、科切拉音乐节(Coachella)的原始启蒙。有多个乐团罕见的演出片段及访谈。音速青春(Sonic Youth), Redd Kross, 肉身傀儡(Meat Puppets), 分钟人(the Minutemen), Swans等乐团与一群音乐信徒,共同前往莫哈维沙漠,参与一场前所未见、影响深远却被忽略至今的重要音乐祭。